象舞指数|战地记者:越接近现场越接近真实

——总台在巴以冲突中短视频报道的七大亮点

来源:央视网 | 2023年11月23日 14:27
央视网 | 2023年11月23日 14:27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刚才我们正在上的时,听到了爆的声音。”

总台记者陈慧慧在赶往巴以冲突前线路过一个加油站时,突然防空警报响起,大家一起寻找庇护所。视频中陈慧慧极力掩饰住自己的惊慌害怕,一边捂住自己的头,一边簇拥着人群向前挤,试图找到一个安全的栖身地。

“‘铁穹’系统正在我们的头顶上空拦截加沙地带发来的火箭弹”

当地时间10月9日,总台记者赵兵在以色列南部城市阿什凯隆采访时亲历火箭弹袭击,“铁穹”系统发射数枚拦截弹在他头顶掠过。赵兵在视频中的表情稍有些惊悚,但是,他一边稳定自己的情绪,一边镇定自若地介绍周边情况。

“总台记者王寅正匆忙地跑向避难所”

10月8日,总台记者王寅刚下飞机便在机场经历空袭,视频中的她跟随一群人迅速跑向地下的避难所。路人的惊恐、慌乱没有打乱她的节奏,她一边跑一边不断回头向观众们介绍避难所的情况。

自当地时间10月7日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已经调派10名记者、12名报道员、5名拍客共计18组报道力量深入巴以冲突地区,另有共21名记者、8名报道员、3名拍客在巴以周边地区协助报道。他们制作的大量视频被美国福克斯广播公司、英国广播公司、法国24台、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德国电视一台、加拿大广播公司等112个国家和地区的2164个电视台和新媒体平台采用播出14万次。大量总台独家原创视频成为全球信源,被国际主流媒体广泛采用。

这些冒着枪林弹雨和滚滚浓烟制作出来的视频为全球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受,让我们隔着屏幕体验到远方中东战火的炙热和焦灼。总台在巴以冲突中的原创短视频表现尤其亮眼,体现出七大亮点:

一、发布速度快。10月8日,总台记者赵兵亲耳听到耶路撒冷连续拉响了两轮防空警报,于是就在自己阳台上,伴随着防空警报的声音,用手机录制了简单报道《总台记者直击耶路撒冷拉响防空警报》,成为主流媒体发布巴以冲突的第一条短视频。视频中呼啸的警报声不绝于耳,为观众带来战争即将拉开帷幕的震撼感觉。10日,赵兵前往以色列南部战区,又带来一条有关“铁穹”系统火箭弹来袭的视频,这又成了主流媒体中第一条发布战区现场的短视频。截至10月10日,总台就已经发布了央视新闻总台直击、连线类稿件13篇,大量稿件成为全网信源。

二、发布数量多。截至11月10日9时,总台共制作了348条多语种新闻素材,被外媒转引超14万次。其中,348条多语种新闻素材被112个国家和地区的2164个电视台及新媒体平台采用,累计播出总时长超486小时。发稿数量在中国主流媒体中也位列第一。战地记者制作的原创短视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彰显出了总台记者深入前线报道的速度和能力。《以军在巴以冲突边界集结装甲推土机》《加沙南部民众生活现状》《以黎边界持续交火,以北部局势紧张》《约旦河西岸紧张局势升级》《火箭弹从头顶飞过,周围爆炸声不断》《记者加沙直播时遇空袭主持人紧急打断》《空袭与包围下 总台报道员记录加沙城现状》《拍客独家 巴以冲突特辑 加沙特写:探访加沙医院》等,一条条短视频都是战地记者们几乎每天自前线发布的,持续为观众带来最新鲜最有热度的资讯。

三、离现场更近。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曾经说过,“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总台记者在巴以冲突报道中深刻体会到这句话背后意味着怎样的勇气和坚毅,记者陈慧慧曾说:我的工作就是要想办法离现场更近一些,观察到更多的细节,呈现更全面的真相。一个月来,记者和通讯员们深入加沙南部、以黎边界、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等地,足迹遍及避难所、加油站、停车场、防空洞、超市大楼、废墟地、加沙医院等各个炮火轰炸的最前沿,火箭弹从他们头顶飞过、防空警报就在他们上空响起,到处可见轰炸产生的浓烟和四散逃离的民众。记者们把前线带来的最真切的现场带到观众面前,把冲突的真相呈现在观众面前,震撼的画面充满沉浸感和代入感,抵达人心。

四、画面更真实。总台记者发布了多个由手机临时拍摄的视频,未经剪辑的画面,摇摇晃晃的镜头,无法雕琢的形式,记者真实的表情,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和体验感。在《记者加沙直播遇空袭主持人紧急打断》中,我们看到CGTN记者一边报道一边因空中飞过流弹而不时低头,主持人为保证记者安全强行终止记者播报。记者王寅刚下飞机就遇到轰炸,她一边跑一边回身找镜头。同行摄影师也是一边跑一边掏出手机开始记录。这些本能的反应、真实的经历、宝贵的画面,在现场获得的大量一手珍贵素材迅速成为国际主流媒体争相使用的内容,作为全球信源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

五、引入拍客、报道形式多元。除了驻站记者和本地通讯员之外,总台还依托全球拍客网络,调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拍客跟进事态进展,拍摄回传多条独家素材,内容涵盖火箭弹发射实拍,探访被炸毁的媒体大楼、采访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民众以及学校避难所等。独家拍客视频被法国、德国、俄罗斯、西班牙、加拿大、意大利、巴西、卡塔尔等至少107个国家和地区,超364个电视台及新媒体平台播发超1600次。

六、更权威、更专业。在冲突中,炮火和鲜血无疑最引人注目。但总台的报道并不止步于此,并不满足于复刻一时一地的表象,而是致力于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在军事、政治、外交、经济等多个领域发掘事件的原因和影响。记者们除了在以色列进行报道,还与总台在加沙地带的报道员密切联系、共同策划、互相补充,真实呈现巴以冲突的全貌和给普通人民带来的苦难,抽丝剥茧、触及根源地去记录。虽然他们的视频制作并不是最完善和最精美的,但是从视频中透露出来的专业精神是最可贵的。

七、客观呈现中国立场。这些短视频的立场就是“客观”:高度关注冲突对当地民众生活的破坏,关注以色列军队在基地的驻扎情况,关注医院和废墟的人道主义灾难情况,关注救援工作的曲折和艰辛。通过这些真实的还原,向外界展示了加沙无辜民众的苦难和悲剧,替弱者发出求救的声音,唤起国际社会的共情和团结,展现了各方力量在联合国的争论和博弈。在此基础上,也放大了要求和平的正义主张。这些视频与中国一直以来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立场高度契合,站在了公平、公道和人类良知的一边。

在巴以冲突中,总台记者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在一线抢占时效、迅速报道,让这些视频走进观众内心。但他们并不是简单的拍摄记录,而是完成了中国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立场的记录,为这段历史留下了中国视角的影像。若干年后人们再度谈起巴以冲突时,希望这些记录仍然能够深入人心,具有跨越时代的意义和价值。

牛新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所长

编辑:刘登亮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
正在阅读:象舞指数|战地记者:越接近现场越接近真实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