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舞指数|《那些年陪我看欧洲杯的人》:看得进,听不厌,真感动

来源:象舞指数 | 2024年07月20日 20:22
象舞指数 | 2024年07月20日 20:22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备受关注而又激情四射的欧洲杯比赛,成为无数短视频竞争的热点,这种注意力领域的竞争,其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绿茵场上的比拼。一直以来,怀旧、温情都是此类节目的常见“落点”,如何推陈出新,把老故事讲出真感动,成为短视频创作的一大考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青少节目中心的剧情短视频《那些年陪我看欧洲杯的人》,用扎实的制作、用心的细节、感人的剧情,完成了这一难能可贵的“温情突围”,让人感觉看得进、听不厌、真感动,并登上了“象舞指数”主流媒体短视频周榜和“象舞指数”总台短视频月榜。

剧情决胜:
用好反转,扣人心弦

剧情类短视频,历来是感人靠共鸣,抓人靠反转。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既是文本创作的诀窍,也是短视频剧情设计的规律。

《那些年陪我看欧洲杯的人》,在剧情上经过反复推敲,形成了多处反转。唠叨的父亲,不耐烦的孩子,给人以要在父子矛盾、亲子主题上发力的错觉;路上邂逅的一对男子,沉默对峙,给人以双方似有矛盾纠葛,要演变成“武侠片”的印象。事后证明这都是有意的反转,让观众大呼“这也可以”。

巧妙的反转,能避免剧情滑向平直和俗套。老先生拉开抽屉出现大堆月饼的反转,避免了“相濡以沫”的老套故事,在强烈的真实震撼中实现“一秒催泪”的效果。

取材生活:
与时代同频,打造亲近感

主流声音讲百姓生活,接地气是最大考验之一,关键是能否贴地飞行,讲出受众信服的“真生活”,而非闭门造车的“假生活”。有一种说法,短视频受众五秒钟就会判别出这是“真故事”还是“假故事”,关键就在于所反映的生活细节是否真实可信。

《那些年陪我看欧洲杯的人》,角色涉及从青少年到老年多个年龄段,却能做到演一代人像一代人,原因之一就是取材于真实生活、真实场景。打招呼时年轻的肢体语言、潮流动作,中年看球夜的“‘娃睡了’禁制”,都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和“反差萌”;老人的一句“大美女”,融入了网言网语,但网感又不过度,给人以一种恰到好处的俏皮感。

自然升华:
在“失去”中讲好“得到”的故事

要做到故事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并非易事,尤其是要在几分钟的短视频中完成,就更难了。《那些年陪我看欧洲杯的人》耐看、催泪,一大原因是实现了主题的自然升华。

故事的主题是“失去”,儿子失去了长辈,中年人失去了童真时光,老年人失去了记忆。但主创人员始终把握住了思想性,用温情统领全片,从“失去”中发掘出了“得到”的主题,实现了泪中带笑的升华。最终儿子找回的是对父亲的理解,中年人找回了纯真友谊,老年人找回了爱情的青春记忆,这就让全片的思想性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超出了一般的催泪、“好哭”的作品。

有句话说得好,变化的永远是生活,不变的是温情主题。始终与生活共振,在生活中开掘新的意义,是短视频制胜的必由之路,也是《那些年陪我看欧洲杯的人》再次验证的创作真谛。

象舞指数观察员
王晓磊

编辑:李隽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
正在阅读:象舞指数|《那些年陪我看欧洲杯的人》:看得进,听不厌,真感动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